测绘单位测绘成果及档案管理制度

房产测绘成果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条 质量管理方针优质测绘,高效创新,诚信为本,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用户的需求,信守合同,遵守承诺,为用户提供适用、可靠的测绘资料和先进可行的设计成果测绘资质单位测量仪器台账;以高质量的测绘产品和服务;达到用户的完全满意。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 训练有素的管理人才和测绘科技人才的测绘队伍;保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营造适宜的生产环境;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坚持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所,提升核心竞争力,在科技和质量方面保持行业先进水平. 第二条 质量管理目标质量——交付测绘产品合格率达 100%;信誉——保证测绘合同履约率达 100% ;服务——追求用户满意率达 100% ;科技——始终保持行业的先进水平为实现我所的质量目标。 第三条 测绘生产质量管理 测绘生产质量管理是指测绘单位从承担测绘任务,组织准备,技术设计,生产作业直至产品交付使用全过程实施的质量管理. 它贯彻 "质量第一, 注重实效" 的方针,以保证质量为中心,满足需求为目标,防检结合为手段,全员参与为基础,促进本单位走质量效益的发展道路.制定制度如下: 1,外业生产管理 A, 外业作业人员必须熟练操作各种测绘仪器熟悉并理解作业依据的测量规 范及项目的技术设计书内容. B,对技术设计书有关条款如有不同意见,不得擅自修改,应报单位复议, 作业中应严格按照规范和技术设计书的要求操作. C,测量使用的仪器设备应良好运行,并按规范规定的检验项目对仪器进行 检验.全站仪,精密水准仪应每年一次,送省技术监督局检定. D,仪器必须有专业人员操作,任何未经培训并没有上岗证的人员均不得使 用仪器,仪器操作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人员应培养正确的操作习惯,不当操 作造成仪器损坏或测量成果不合格者,以待岗培训的方式处理. E,注意生产安全.牢固树立生产安全的概念,生产作业中时时不忘安全. F,测量工作结束后,应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交外业组长复查,复查合 格后,提处质检组,外业观测记录应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各专业外业工作结束 后,应提交规范的成果资料. 2,内业生产管理 A,由专人负责检查外业观测记录数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的格式,闭合差是否超限,若检查不合格,应补测或重测. B, 内业作业人员应严肃认真, 一丝不苟, 严格按规范规定的要求整理数据. 内业计算资料均应有计算人,复核人,审核人签名. C,内业作业中有不清楚的地方,绝不能凭主观推测处理,应询问外业人员确认,或如有必要亲赴作业现场确认. D,内业操作中使用的软件应验证,作业员应熟练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避 免丢失数据或错误发生. E, 内业工作结束后, 应会同外业组长编写本次工程的技术总结及测绘报告, 迎接质检组的质量检查. 第四条 测绘技术质量管理 (1)接受测量任务后,应组织技术人员踏勘现场,收集资料,起始点资料应由甲方以书面形式签字盖章后,才能交外业组. (2)根据甲方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以规范为依据,编写测量任务书和技术设计书,可以指定一人起草,再由测绘管理技术人员会审,编写结束后签名. (3)应定期组织测量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不段引进和吸引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4)应加强对技术工人的培训和实践,积极响应劳动管理部门推行的持证上岗制度,技术工人必须持证上岗. (5)不断研究开发新的技术应用,针对实际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相应的解决办法,鼓励动脑筋,想办法,努力把每个环节做到规范化,以提升整个 单位的技术水平. (6)一个测绘工程结束后,都应提交完整的资料并归档,应十分重视资料整理工作 ,对不完整或不合格的资料应坚决重做. (7)测量成果和资料不得私自提供测绘资质单位测量仪器台账他人,应严守保密制度如发现私自提供测绘资质单位测量仪器台账他人测量成果者,以批评教育或下岗的方式处理,情节严重者由党政部门按党纪国法处理. 测绘质量管理. 第五条 测绘产品质量管理. A,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每个员工都必须有自觉的质量概念,产品质量是一把尺子,质量好坏代表了单位的形象和综合管理水平,应推广全面质量管理. B,外业组严格按规范和技术设计书的要求作业,严把质量关,外业记录应全面推行电子记录方式作业,外业观测应遵守各类工程对气象因素的要求,决不能蛮干. C, 仪器精度是测量精度的重要保证, 因此测量前的仪器检查是十分重要的. 全站仪必须检查其测距精度,水平角,垂直精度,十字丝位置是否正确,垂直误 差,分叉误差等,如发现不合精度要求,必须立即改正或送修.水准仪必须检查 圆盒水准气泡,管水准气泡,十字丝,I角,特别是I角的检查,发现问题,必须改正或送修.测深仪必须做比对测量,如测深不准,要立即校正或送修.所有检查项目要有记录,有签字,有问题的要有汇报,有处理意见. D,严格执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制度,外业组自检,质检组复检, 总工室验收. E,测量工程应编写相应的测量成果或测量技术报告,并履行验收手续. 第六条 测绘产品质量检查的纠错与更正 为了确保成果,成图的质量,作业小组在测图过程中必须做好经常性检查. 做到各项目检查:每个项目测图结束,检查本站所测房产要素,地物,房屋有无错误和遗漏,用仪器检查邻站所测部分界址点是否有错误,及时纠正;本幅图的室外工作结束后,作业小组还应对本幅图作一次全面的检查,以保证成果成图质量。 第七条 质量管理活动 1,评选"质量信得过班组" 2,评选"优秀测绘工程项目"活动 3,评选"优秀测量能手"称号活动 4,邀请测量专家对单位进行技术指导 5,与其它测量单位进行技术交流 第八条 远期目标 争取完成 ISO 质量体系认证以及计量认证这两项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

微信号: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测量仪器使用台账怎么做

一.表头写你所公司名称.

二. 1.项次 2.本厂编号 3.计量器具名称 4.规格型号 5.制造厂商 6.准确度等级 7.允许误差 8.仪器状况. 9.检定周期 10检定方式. 11.使用部门 12.使用单位 13保管人. 14 进厂日期.15. 备注. 用EXCEL表格按顺序横向排列. 按照上面序号的名称对位填写就好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测绘公司资质办理需要哪些条件

测绘公司资质办理需要条件:

1、办公场所:各等级测绘资质单位的办公场所:甲级不少于600_,乙级不少于150_,丙级不少于40_,丁级不少于20_。

2、 质量管理:甲级测绘资质单位应当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体系认证;乙级测绘资质单位应当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体系认证或者通过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考核;丙级测绘资质单位应当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体系认证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考核

3、档案保密:测绘资质单位应当有健全的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设立保密工作机构,配备保密管理人员;确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明确保密岗位责任,与涉密人员签订保密责任书;测绘成果核心涉密人员应当持有省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涉密人员岗位培训证书;建立测绘成果核准、登记、注销、检查、延期使用等管理制度;生产、存储、处理涉密测绘成果档案的设备设施与条件,应当符合国家保密、消防及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4、 人员配备:大部分新资质申请需要配备25名人员,其中包括2名高级工程师,8名中级工程师以及15名初级工程师。

5、仪器设备:按各专业标准核算仪器设备数量时,所有权非本单位的、报废的、检定有效期已过的仪器设备等,均不能计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性能指标更优越的仪器设备可以替代某一专业标准所规定的相应仪器设备。

《测绘资质管理办法》

第六条

申请测绘资质的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企业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二)具有符合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仪器设备和办公场所;

(三)具有健全的技术、质量保证体系,测绘成果档案管理制度及保密管理制度和条件;

(四)具有与申请从事测绘活动相匹配的测绘业绩和能力(初次申请除外)。

仪器仪表台账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计量检测必备制度

计 量 器 具 周 期 检 定 (校准)制度

1 目的

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校准)是保证计量器具准确可靠的重要措施测绘资质单位测量仪器台账,计量人员和计量器具的使用者都应相互配合测绘资质单位测量仪器台账,及时地完成到期计量器具的周检工作。以保证测量设备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不出现超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类测量设备(强检设备除外)计量确认间隔的规定和调整。

3.内容

3.1检定用计量标准器具必须定期送上级计量部门检定测绘资质单位测量仪器台账,绝不许超周期使用。

3.2工作计量器具使用部门联系技术部及时送外单位检定(校准)。

3.3经检定(校准)合格者须出具检定(校准)证书测绘资质单位测量仪器台账,并在计量器具上做好合格标记,

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可降级使用的以降级使用处理,不能再用给予以报废手续,原始记录和检定(校准)证书统一由技术部按月保存。

3.5对各单位所用计量器具还应经常定期抽检,并作好抽检记录。计算每次抽检合格 率,具体按“在用计量器具现场抽检制度”执行。

3.6计量管理员必须按月作出检定(校准)情况统计表,统计和计算计量器具周检计

划的应检数、实检数、送检合格数,周检合格率和抽检数、抽检率、合格数和抽

检合格率等。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得呈报总经理核定修订。

计量器具配备、使用、维护和 保 养 制 度

1 目的

企业标准化对建立企业最佳秩序、稳定和提高质量、实现科学管理、促进技术进步、保护安全健康和环境、消除贸易壁垒、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标准根据《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相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公司计量检测体系中各部门测量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3 内容

3.1计量器具配备

3.1.1配置策划的依据测绘资质单位测量仪器台账

a)国际标准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b)产品销售合同;

c)产品工艺规程或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d)产品服务工作质量要求。

3.1.2设计、生产和检验工作中所必须的测量设备的购置由相关人员提出,填写测量

设备采购申请书,经部门负责人同意,报生产部负责人审核、批准后,予以实施。

3.1.3各部门要在技术部配合下确定配置主要的测量设备,要将已有的测量设备进行

评审,先落实这批设备的配置,对没有的测量设备从用途、计量特性指标、经

济性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评审,并在产品技术文件中加以说明。

3.1.4测量设备的配置准确度等级、数量应从实际需要出发,多余及超高要求的测量

设备应服从统一调配,减少浪费。

3.1.5在对测量设备进行配置策划时,还须考虑如何实现量值的溯源性,优先考虑本

系统、本部门提供溯源。

3.1.6涉及到索赔的试验项目,测量设备的配置及测试方法须经相关领导确认。

3.1.7各产品项目的质量策划中应包含测量设备配置策划。

3.2测量设备的使用及维护

3.2.1测量设备须有检定合格证,对不合格或超过周检期限的测量设备一律禁止使用;

如遇特殊困难确实不能按时送检又须使用的测量设备,需办理脱检手续,报生

产部批准可适当延期使用;一般延期1个月,最长不超过3个月。

3.2.2测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异常情况时,不得任意拆卸和调整,应立即停止

使用,作好记录,并及时报告技术部,按《不合格控制程序》处理。

3.2.3使用者必须熟悉测量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操作方法,按各装置操作规程或说明书

使用。

3.2.4测量设备运输、使用要注意防震和防潮等技术要求。

3.2.5使用人员应经常保持计量器具的清洁,做好保养工作。

3.3测量设备的检定

测量设备的检定按《测量不确定度和量值溯源控制程序》执行。

3.4测量设备的降级、报废

3.4.1测量设备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申请降级使用或报废:

对于老产品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组合件性能达不到要求,可作报废处理;更

换部分零件,即能达到低准确度等级的,可作降级使用。

b)由于生产厂家的技术变更,不再生产该型号组合件,又无代用材料,经检定不

合格者予以报废,若准确度等级仍能达到要求,而这部分不影响准确度等级的

部件不符合标准,可以继续使用。

c)使用寿命超过规定年限,而又不再使用的可予以报废。

d)经检定不合格且难以修复的可予以报废或降级使用。

3.4.2需要降级的测量设备,使用部门应填写降级申请单,报生产部审核。

3.4.3申请报废的测量设备,经生产部审核同意后,如属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的管

理办法办理有关手续。

3.4.4降级测量设备应在台帐上加以说明,报废的测量设备应贴上明显的禁用标记,

按规定处理,集中存放,以防误用,并销账。

3.5测量设备的封存、启用

对于暂时不用的测量设备,由各部门提出申请,报生产部审批后,可予以封存停用。封存的测量设备在重新启用时,由使用部门填写启封申请单,报生产部审批同意并重新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不 合 格 计 量 器 具 管 理 制 度

1 目的

为了控制公司计量检测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不合格,及时对所发现的不合格现象进行处置,防止因不合格而造成的损失,避免因此而给顾客带来危害。

2 适用范围

公司计量检测体系、测量过程和测试设备的不合格控制。

职责

技术部是不合格的控制及实施部门,负责对不合格的评审和处置;负责

对重大不合格的评审,报总经理批准后作出处置;

属于公司自检的不合格测量设备,由计量管理人员负责确认。

使用部门发现不合格测量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向计量管理人员提

出检定、校准、调整申请,做好标识、记录、处置和追溯。

各部门应及时发现不合格信息,并及时上报技术部,共同制定和实施纠

正措施。

4 控制程序

4.1不合格计量检测体系控制

a) 当计量检测体系中出现不合格项或计量检测体系覆盖范围有所疏漏时,可认

为是不合格的计量检测体系。

b) 通过管理评审对体系的不合格进行评审,通过管理评审会议提出纠正措施,

由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2 不合格测量过程

a) 不合格测量过程主要包括:产生不正确测量结果或怀疑产生不正确测量结果

的任何测量过程;由于不合格未经技术部同意擅自进行更改的测量过程。

b) 经发现的不合格测量过程,上报到技术部,由技术部进行标识、隔离、记录、

计量管理者代表、技术部及责任部门共同进行确认,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制

定并实施有效的纠正措施。

4.3 不合格设备的管理

a) 不合格测量设备:测量设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即视为不合格测量设备。

――已经损坏 ――过载或误操作 ――显示不正常 ――功能出现了可疑,测

量数据失真 ――超过了规定的确认间隔 ――封印的完整性已被破坏。

b) 对出现的不合格测量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隔离存放,贴上“禁用”标记,

直到排除不合格原因,并经重新确认后方可使用;如果确认后不合格,由计

量管理员提出并报计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可作降级、限用或报废处理。

c)属校准范围内的不合格计量器具,由专业公司人员进行调整、修理;对试验

仪器的测量设备送计量检定部门维修检定,检定合格的继续使用,不合格的

作报废处理。

d)对多功能测量设备在一种或几种功能(量程)出现问题时,应停止对这几种

功能(量程)的使用,并贴上限用标记,其它正常功能(量程)档经确认后

可继续使用。

e)当发现确定或怀疑某件测量设备不合格时,计量管理人员应对不合格测量设

备状况进行记录,需要进行具体描述不合格事实或怀疑不合格的证据,为如

何处置提供证据。不合格测量设备记录的内容包括测量设备的名称、编号、

使用地点以及不合格的具体现象。

4.4不合格设备的评价和重新检测:

4.4.1技术部会同使用部门对不合格测量设备的影响后果进行评价和估计。

a)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设备重大事故;

b)可能造成浪费大量或贵重原材料,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c)可能造成环境影响。

4.4.2对于以上情况,技术部必须组织计量人员和测量设备使用人员对不合格测量

设备所检测过的物品或过程进行复测,对是否造成影响及后果严重做出评价

和估计,填写不合格测量设备评价处置记录,并做出评价结论。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得呈报总经理核定修订。